商业化写作的特点,那就是强烈的对比、巨大的反差。
全盛状态的段誉和丘处机,这两人武功谁高谁低,内力谁强谁弱?
恐怕所有熟悉金庸作品的读者都会选择段誉。
不过,这两人出现在不同的时代,不同的作品中,根本就没有机会交手,又怎么能知道两人的强弱?
而且从内力的表现来看,段誉和乔峰喝酒时能用内力将酒逼出,但丘处机和江南怪拼酒时,也同样能将酒逼出。
从这些表象来看,两人是一个档次的。
不过,读者们显然不会这么看待。这是为什么?
很显然,这是因为人物之间的对比。在《射雕英雄传》中,丘处机不过是个二流高手,在他之上,无论是东邪西毒,还是郭靖裘千仞,和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。
而在《天龙八部》中,段誉尽管武功时灵时不灵,但至少灵光的时候,他完全有实力与任何一位一流高手一争高下。
正是这些虚拟人物之间的对比,给了读者强烈的印象,丘处机武功平平,段誉实力超群。
提到东邪西毒,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几乎都是强大。
尽管在书中,这两人也没真正表演过多少单掌碎石之类的绝技,但他们武功的强劲,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。
相比之下,一些新手作者写的武侠,尽管让主角吼得声嘶力竭,尽管让主角如街头艺人一般卖力表演。
但他们的强,读者却始终打了个问号,对于他们,终究还是不如东邪西毒那样令人放心。
这些作品的差距,到底是在哪儿?
差距不是在对天下第一高手的刻画上,而是在于对武林二三流高手的描述上。
当一部作品成功刻画了江南怪这样的普通高手后,当他们的形象已经深入读者脑海后,紧接着出现的全真子、铁尸铜尸、武林四绝,这些一个比一个强的高手,形成稳固的对比基础。
在这样的基础下,金庸要突出黄药师的强,根本就不用去描写黄药师上树上房如何潇洒、拔树碎石如何轻松,只要用之前高手。
比如丘处机的一句崇敬的言语,或者一个如临大敌的表情,就足以让读者接受黄药师的强了。
无论是武侠小说,还是其它类型的小说,但凡是成功的商业化作品,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这些对比的痕迹。
一般来说,各种鲜明的对比越强,作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大。
日本的动漫大作《棋魂》,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。
在《棋魂》中,主角是个连围棋规则都不懂的门外汉,但附体在他身上的灵魂,却是曾经天皇的围棋老师、曾经的围棋界第一高手。
这种强烈的反差,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期待。在这个灵魂的教导下,主角究竟会有多大的成长空间?
事实上,《棋魂》中的对比不仅在此。
比如,当主角学到点皮毛,自己出手时,他是个完完全全的弱者;而若是他听从灵魂的指挥,让灵魂来出招时,他就是个超一流高手。
这样,就会形成围棋初学者认为主角很弱,对他不屑一顾。
而一些顶级职业高手却完全被主角的实力所折服,对他惊为天人的强烈反差,而当那些初学者和职业高手有机会聚在一起时,戏剧性的场面自然而然就出现了。
《棋魂》的这种对比模式,完全可以扩展开来,应用到各种类型的小说中。
比如写武侠的话,也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故事,一个昔日的天下第一,死后灵魂不灭,最后附体在一个去某门派拜师求艺的少年身上。
这少年本身半点武功基础都没有,但附在他身上的灵魂却是个武学宗师,这样,强烈的对比就行成了,之后的故事,也很容易发展出来了。
比如少年武功的快速进步、偶尔显露的武学天才、一招半式的发威、旁人对少年武功高低的迷惑……这些,都可以成为很强的卖点。
当然,在写作中,造成对比的方式千千万万,不限于这么一种。
相比之下,近年兴起的转世重生、灵魂附体一类题材,更容易体现出对比来,尤其是关于主角自身的对比。
这类作品,主角要么是灵魂换到了别人身上,要么是换到了多年前的自己身上。
但不管怎么样,主角拥有的这个身体,身体中存在的思想、知识、技能等等,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变,重生前后,形成强烈的对比。
比如写的是一个年高德邵的少林方丈,重生到异世界,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。
这样,除了传统的武力对比,也就是少林方丈武学功底的深厚与花花公子的不学无术的对比之外,还体现了道德观念上的对比,少林方丈严守清规戒律,人品端方,而花花公子却作恶多端,人品低劣,两方面一对比,戏剧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。
如果把这个题材反过来,让一个花花公子重生到一个德行兼备的老和尚身上,这样,对比依然存在,戏剧性也依然存在。
当然,这么一改的话,因为主角性格等设定的不同,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就完全变了,小说的写法也必须跟着进行改变。
要让主角自身形成对比,也不一定要用到转世重生。
其实,许多传统的模式,都是体现了主角自身的变化。
比如众多的传统武侠作品,主角都是吞食某种奇珍异果,或是得到某本绝世秘笈。
这么一来,主角当前的弱,和他之后可能的强,也形成了对比,读者的胃口也就被吊起来了。
而另一种更常用的商业化写作手段——扮猪吃老虎,其实这也是一种主角自身的对比。
确切来说,是主角真实的内在的强,与他虚假的外露的弱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,这种手法虽然老套无比,却是屡试不爽的吸引读者良方。
主角自身的对比之外,自然就是主角与其他人的对比。
这种类型,在架空历史类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。
因为主角去了古代,他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就与当时的世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如上文所述,只要对比一出现,故事自然就能展开,而吸引力也就出来了。
其实,只要仔细找找,就会发现,几乎所有传统的商业桥段,都体现着形式各异的对比。
如果缺少了对比,故事的吸引力将会非常有限,除非作者文字功力特别深厚,否则,几乎都是平淡无味的。
比如前文提到的描写武林高手,如果只是空泛地去写他如何如何强,只是用上一串形容词,那么就无趣得很。
而若是先有个对比的对象,然后说主角比他更强,那就很实际很生动了,而且想要让他强到什么地步,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表达出来。
因为可以与那参照高手激战三天三夜,也可以一口气把他吹飞,只要有了参照,一切就变得容易了。
类似的,如果光是写主角打败某个敌人,读者并不会感到太兴奋。
但如果打之前就刻画出对手的强大与可恶,写出打架前对手的轻蔑和旁观者的不看好、朋友的担忧,或是此战的重要性。
然后,再和打赢后对手的震惊和不敢相信,旁观者的崇拜,朋友的欢呼……这样一对比,读者的兴奋度立刻就上来了。
总之,对比是商业化写作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。
武功天下第一,是比出来的;作品的超高人气,也是一系列的对比吸引来的。
想办法创造对比,扩大反差,是一个商业作者必须要考虑的。
评论0